赵匡胤对不起柴荣-柴荣对赵匡胤那么好还要他的江山 - 全文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7-30 05:35:01
分享到: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最有影响的皇帝之一,他执政仅六年,便因病去世,虽然时间较短,但柴荣手下的人还是有些心腹,如张永德、韩通、赵匡胤、李重进等人。所以赵匡胤可以相对轻松的夺下后周的天下。

柴荣人走茶凉

基本上五代皇帝轮流执政,只要有实力,那就可以来争夺皇帝的位子,这里可以不顺从嫡长子继承制,上位皇帝可以直接废掉,只要拳头硬,什么事都行。

虽然郭威、柴荣是五代时期最具统治力的君主,但郭威的王位也是以不正常的方式获得的,他杀了刘承佑,掠夺开封城三天,代替后汉建立后周。

(郭威剧照)

因此说,五代时期,[文]在人们的心目中,并[章]不存在所谓“大一统[来]”的观念,割据已久[自],将领反叛,军兵政[历]变时有发生,造成了[史]一个现象,即军民对[大]皇帝的认同感非常有[全]限。

正如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后唐时曾在禁军中任职,后汉时仍有官职,年号时又改为司徒。其实,在那个乱世,皇帝是谁很多时候并不重要,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已经不错了。

作为郭威养子的柴荣[网],刚继位时几乎寸功[文]不能及,他在群臣中[章]的威信几乎为零,为[来]了压服群臣,为了天[自]下大势,柴荣征战北[历]汉,击败后蜀,击败[史]南唐,创造了举世无[大]双的功绩。只不过柴[全]荣在位的时间太短,[网]只有六年,柴荣死后[文],许多事情都被搁置[章],少主年幼,一时群[来]龙无首。

柴荣的统治主要依靠他的武艺和威慑,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力量,柴荣一死,茶就凉了。正如赵匡胤没有陈桥兵变,那也会有别人来争王位,毕竟欺负孤儿寡母实在太容易了。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率兵进入开封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相反大多数人直接表示服从赵匡胤,可见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个习惯,就算是郭威、柴荣这样的猛人,也不可能永世存在。

孤儿寡母无法对抗赵匡胤

公元959年,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在我们现在这个年纪,还刚上小学,可能字都不认识,所以让他去治理国家,显然是不可能的。

柴荣死前,对范质、王溥等辅政大臣、符太后等进行了部分交代,这套底牌,如果是在大一统时期,还是可行的,比如西汉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但在后周这一年,却是靠实力行,力行不绝。

后周世宗任命托孤大臣,这是没错的,只不过他犯了错误,让后周的江山成为了赵匡胤的江山。那么后周世宗在托孤方面,犯了哪些错误呢?周世宗班师回京之前,将领们都非常担心周世宗的病情,他们就请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去见一见皇上。这时候的后周世宗柴荣,轻信小人之言。

如今,柴宗训母子已无抵抗能力,此时再过这一周,江山也将易主。然而,赵匡胤做得还算不错,他站在郭威、柴荣的肩膀上,对前两位皇帝还是心存感激的,对于柴荣的子孙,赵匡胤也给予了厚待,让柴宗训能继续活下去。

那也是赵匡胤高明、仁德之处,如果赵匡胤像五代皇帝那样,直接杀了柴宗训的母子,那他的江山就不可能维持三百多年。

赵匡胤就是柴荣的心腹

赵匡胤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夺取皇位,是因为赵匡胤本来就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之一,而且赵匡胤是在战场上与柴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且赵匡胤在柴荣接任之前,就在柴荣左右。

史书上记载“北汉时,世宗曾率兵御之,战于高平。会合,指挥樊爱能等人先遁,军势危急。太祖将军与列驰马迎战,汉兵大溃。”

柴荣的第一次战斗,[自]是在赵匡胤的帮助下[历]完成的,高平之战,[史]后周与北汉刚一交战[大],后周将军樊爱能、[全]何徽掉头就跑,这对[网]柴荣极为不利。柴荣[文]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章]中军,而赵匡胤及时[来]作出反应,与张永德[自]一起左右夹击敌人,[历]才将不可一世的北汉[史]联军击溃。

公元前956年,赵[大]匡胤与柴荣征伐南唐[全],赵匡胤在涡口仅带[网]数千人,击败南唐一[文]万余军。清兵入关,[章]南唐大将皇甫晖大败[来],活捉皇甫晖、姚凤[自]

后来周军的赵匡胤真是拼命,当时还不到三十岁的赵匡胤,可真的把头扎进了裤腰带里,每一次战争都亲临战阵,冲锋陷阵那就说不完了。想想那时的赵匡胤还没有想到,他也有反叛的日子,他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战功累累,不仅让赵匡胤在军中积攒了极高的威信,还让柴荣对他刮目相看,并成了柴荣心腹大将。

假使柴荣在天有灵,估计是不会相信,抢他江山的是赵匡胤,因此,柴荣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牵制赵匡胤,而是把主要兵权交给了赵匡胤,所以,赵匡胤在夺取天下的条件上,才有了优势。

赵匡胤的表演很差劲

凭自身能力坐上皇帝位子的人,不会是个单纯的人物,换句话说,赵匡胤绝不是个省油的明灯,他头脑缜密,做事滴水不漏,从始至终一气呵成,从始至终登基。

公元960年,契丹[历]入侵北汉,围困周围[史]地区,赵匡胤率兵前[大]去防御,我们在这里[全]看到了郭威的影子,[网]也许这个过程,赵匡[文]胤是跟郭威学的,而[章]且是比郭威强。

在赵匡胤出兵之前,已经在开封城内准备好了,所以他能够非常顺利的进入城内。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前,也曾与赵普等人演练过许多次,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使政变顺利进行,以及如何使士兵们唯命是从。

看起来是士兵们逼着赵匡胤做皇帝,实际上,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甚至一度没有看过演戏的痕迹。

进入开封城后,赵匡[来]胤不急着回宫登基,[自]而是回到了前厅,赵[历]匡胤正等着那一帮文[史]臣主动前来投诚,果[大]然,范质、王溥等人[全]直接表示要拥立赵匡[网]胤,到现在这一切才[文]算尘埃落定。

赵匡胤从郭威、柴荣等人身上汲取了大量的经验,不但统兵,而且治国,所以他能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高的利益。天定,也许命中注定,赵匡胤该当皇帝了,宋太祖属于他,没有人能阻挡他。

历史就该是这样 历史百科
    标签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